雷锋网按:年6月4日,苹果举行了一年一度的WWDC开发者大会,本次发布会上苹果没有发布任何硬件,而是在iOS/macOS/tvOS/WatchOS等系统上进行了更新,而且对外界关于iOS和macOS合并的传言进行了坚决否认。针对这一情况,《连线》杂志对苹果高级副总裁CraigFederighi进行了专访,对苹果在WWDC背后的考虑进行了挖掘;雷锋网对这篇文章进行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译。
昨天的WWDC苹果全程一“软”到底,在主题演讲的收尾阶段,轮到苹果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CraigFederighi上台讲话,他一开口就讲到一个问题,即许多人翘首以盼,想让苹果搞出一套iPhone与Mac大融合的操作系统。可惜,Federighi针对该问题给出了“No”的答案,而且还直接打在了身后的大屏幕上。几分钟之内,这个“No”的截图就成了Twitter上最火爆的表情包。
不过,这个铿锵有力的否定其实应该加个引号,因为虽然苹果一直坚持iOS和macOS双线作战,但它们已经把许多iOS应用腾挪到了Mac上。
在接受《连线》杂志专访时,Federighi称移植iOS应用到Mac的架构两年前就开始开发了。同时,他还透露了许多有关该项目的技术细节,并“钦定”了一些他认为能在Mac上大放异彩的iOS应用类型。此外,Federighi还表达了自己对触屏笔记本的鄙视。
双重标准
在Federighi看来,问题的核心并非打造一款大一统的操作系统,而是苹果对应用未来的看法。同时,他还谈到了MacAppStore的健康问题,这个面向Mac的应用商城虽然也有数万款应用,但跟AppStore相比依然相当弱小,后者已经有了数百万款应用。也就是说,现阶段苹果更看重iOS应用对Mac平台发展的带动作用,而非推动两大操作系统融合。
在周二凌晨的WWDC大会主题演讲上苹果表示,公司自主开发的一些原生iOS应用,如股票、新闻、语音备忘录和Home应用今年晚些时候就会登陆最新的macOSMojave。从表面上看,苹果确实想尝试跨平台之路,但事实上它们早就在做了。硅谷巨头两年前就在开发相关工具了,它们要帮助第三方开发者“轻而易举”的将移动应用移植到macOS上。据悉,苹果的内部软件工程师一直在测试此类移植工具,而上面提到的四款iOS应用就是苹果两年辛苦测试工作的产物。不过,苹果明显还没准备好,这套工具恐怕开发者明年才能用上。
苹果的这项秘密工作其实此前就有过曝光。彭博社去年年底就透露称,苹果正在开发新的解决方案,以帮助开发者打造能在iOS和macOS上跨平台运行的应用。不过,这些跨平台应用该如何开发与它们的交互方式依旧成谜,毕竟用手指操控触摸屏和用键鼠控制Mac的体验可完全不同。
相同的母语
Federighi还从技术的角度讲了软件移植的问题。在这方面苹果可不像其它厂商一样玩模拟器或仿真器,因为它们的系统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,即iOS与macOS共享内核,且在图形、音频和显示布局上有着类似的架构布局。不过,两大平台并非一成不变,进化多年后它们的差异性正在加大。
UI套件恐怕是大家最为了解的架构之一了,最初它是为iOS量身定制的,与键鼠操作天生就八字不合。不过在macOSMojave上,UI套件会得到升级,开发者的春天要来了。
对开发者来说,应用移植时有些部分甚至可以自动完成,而剩下的则需要稍稍费点编程功力。只需使用Mac平台上的Xcode(应用开发工具),开发者就能简要说明自己开发移植版macOS软件的理念,随后一些交互UI就会进行自动转换,比如将iOS上的长按变成Mac上的双指点击。开发者只需在菜单和工具条等区域进行一些额外设计就行。
即使这些应用可以高效的跨平台运行,Federighi还是强调了一点,那就是你的Mac用起来可不会像一台iPhone。“它依然是macOS,你还是能外挂硬盘或外接四个显示器。”他说道。
当然,并不是所有的移动应用都适合移植到Mac上,比如计步器。不过,苹果依然坚信,许多游戏非常适合桌面端,Federighi就特别提到了《堡垒之夜》(Fortnite),它也用到了Metal图形接口,移植到macOS非常轻松。他还表示,自己曾畅想过为Mac添加IMDB、Yelp或DirectTV等网站的原生桌面应用,这些应用用起来可比浏览器舒服多了。
对开发者来说,现在为macOS做这样的应用已经不是问题,只是由于工具限制导致工作量大些罢了。从用户的角度来看,想吸引大家使用桌面端的移植应用,至少得给点甜头,它可以是特别的应用功能,甚至是更强的隐私保护。
笔者还问了Federighi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:既然iPhone和Mac用了不同的芯片架构,这点对它们运行相同应用有什么影响吗?“影响并不大。”Federighi回答道。“在过去的几年里,我们对苹果的核心API进行了持续优化,即使是不同的芯片架构,它们也能流畅运行。”
敏感话题
在专访中,笔者还问了不少尖锐问题,比如苹果开始着手向macOS移植iOS应用,是否意味着要推出触屏版Mac呢?Federighi的回答也很简洁,他表示自己对“触摸屏PC不感兴趣,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涉及该领域。”
“在我们看来,使用Mac时最棒的人体工程学就是用户把双手放在一个平面上,举着胳膊点击屏幕是个很累的事。”Federighi说道。
此外他还表示,现在市场上的触屏笔记本都是“实验品”。“苹果可从没眼红过其他人,我们的产品经理也没调研过苹果是否能在短时间里复制这种概念。”(话虽如此,但现在MacBook最强有力的对手Surface确实收到了大多数用户的积极评价)
大一统的未来
说到竞争,其实苹果的脚步已经稍显落后,毕竟其主要竞争者都在跨平台上做出了不少成绩,它们都提供了不少能在笔记本和桌面PC上运行的移动应用。微软年就抛出了通用Windows平台(UWP),开发者只需写一个应用,就能在PC、平板、手机和XboxOne上畅行无阻。同年,谷歌也加入战团,它们将GooglePlayStore带到了Chromebook上,这就意味着原本就相当廉价的Chromebook也能享用安卓平台的应用了。
在跨平台应用的开发上,微软和谷歌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方案,不过两年的实践都反映出一个问题,那就是在移动应用大受欢迎的背景下,开发者再专门针对多平台开发独立应用可能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工作。
此外,所谓的通用应用或兼容PC的移动应用等概念可能只是厂商们一厢情愿罢了。当年微软的UWP才刚刚诞生,就有开发者吐槽称这是微软对自家平台的过度控制。EpicGames联合创始人TimSweeney更是公开指出,微软就是给开发者下了最后通牒,“如果你想用到这些Windows功能,就得服从这个封闭的UWP生态的管控。”
同时,通用应用对营收分配到底意味着什么现在也没人能说得清,毕竟现在苹果会从AppStore的收入中分走30%的蛋糕(长期付费应用分走15%)。眼下,Mac开发者还能通过网络分发渠道来躲避“苹果税”,未来呢?精明的苹果还会这样放任开发者“逃税”吗?
针对这一问题,Federighi坚称未来的分发渠道和分成比例会由开发者来决定。不过,这一切要到明年才会见分晓(包括开发者什么时候才能用上移植工具),在这段时间里,恐怕还会有更多细节持续曝光,开发者也会自行评估桌面应用的价值。
所以,还是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年的WWDC吧。
Viawired,雷锋网编译。